作为一支曾被戏称为“罐头海军”的小规模海上战力,发展到如今整体实力不俗的亚洲海军大国,近年来的韩国海军似乎并不满足于当前的成绩,开始对航空母舰这种战略级舰种下起了工夫。早在多年前,韩国军方就曾提出发展3万吨级轻型航母的计划,随后则把航母的预期吨位放大到了4~5万吨级。而今,随着这几年韩国民间发出的“建造不亚于中国大型航母”的声音愈演愈烈,该国军方和军工厂商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在日前进行中的釜山海洋装备防务展上,我们终于看到了一款7万吨级韩国国产航母的方案模型。
【资料图】
韩国推出的7万吨级航母模型
与韩国国内此前提出的“模仿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或美国两栖攻击舰,采用滑跃起飞或垂直起降战机”的方案不同,在这款7万吨级航母模型上,韩国人干脆直接将其设计成了一款大型正规航母,采用了全通平直甲板+斜角甲板的构型,计划以电磁弹射器放飞固定翼舰载机。不仅如此,其并未像很多国家那样选择美制舰载机,而是把尚处于试飞阶段的韩国国产隐身战机KF-21的模型搬了上去,仿佛是在对外传递出“KF-21将发展出舰载型号”的信息。猛地一看,韩国人发展国产航母和国产舰载机的雄心还真是不一般。
韩国欲发展KF-21战机舰载型号
不过从实际角度来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韩国近年来研发的一系列大吨位作战舰艇,其实并非严格符合该国的海上作战需求,倒是充满了与周边国家“争面子”式的攀比心态,哪怕性能过剩或并不很实用,也要做到所谓的“别人有,我也得有”。
排水量仅1万吨出头的“独岛”级
举例来说,当年日本发展出了具备准航母特征的“大隅”级两栖运输舰后,韩国很快就跟进搞出了“独岛”级两栖攻击舰;日本造出“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后,韩国则不甘示弱地开发出了“世宗大王”级宙斯盾舰;当日本造出16DDH和22DDH这样的准轻型航母后,韩国立即也提出了国产轻型航母方案。而当中国手握两艘现役大型滑跃起飞航母后,韩国也曾提出发展4万吨级滑跃起飞航母的计划。如今,眼看着中国有了更大更强的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韩国就立马提出7万吨级电磁弹射型航母方案,看来这种“别人有,我也得有”的心态依然丝毫不减……
韩国海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
其实只要对地缘领域稍有知识积累之人就不难发现,作为一个地处半岛边缘的国家,韩国西受欧亚板块上的世界级大国的力量影响,东受日本列岛的地缘遮挡,很难在海上打破海军活动范围小和整体实力受压制的现实。即便未来韩国海军拥有了航空母舰乃至是更进一步的核动力潜艇,也难以改变这种天然的地缘条件劣势。从这个角度来想,较为适合韩国海军的发展思路乃是在美国的庇护下,建设一支驱护舰规模和力量尚可的海军,可有效守卫该国中近海域,基本也就够用了。
中国海军航母编队
反过来看,无论是身为世界级大国且有着巨大海外利益的中国,还是身为传统岛国的日本,都有着极大的发展海上战力的现实需求。两国开发一系列航母或准航母一类的舰艇,从一开始就是着眼远海大洋,根本不是为了应对韩国这种体量的国家和海军去的。这样想来,韩国的这种“日本有啥,我也要有啥”和“中国有的,我也得有”的思维,就显得有几分给自己“加戏”了,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攀比而发展出了不少“华而不实”的舰艇。
建造航母是一项系统工程
而从实际角度来说,尽管韩国造船业的整体实力不弱,但打造航母的工程复杂程度还是远远高于民船的,更不要说7万吨的大型航母了。回想苏联解体初期,面对尚未完成建造的“瓦良格”号航母,黑海造船厂厂长就提出要具备“600个相关工程专业和8000个配套厂家”这种庞大的分工合作体系,才能完成对该舰的剩余建造工作。
韩国昔日提出的5万吨级航母模型
在韩国这里,再怎么说其也只是一个人口5000万左右的中等强国,工业规模有限且门类并不完整。若论航母建造经验,其甚至还比不上身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在电磁弹射器和拦阻装置等关键设备方面,韩国更不具备自行研制的能力。即便是所谓的“韩国国产隐身战机KF-21”,也是在美国相当程度的技术支持下才成型的。让这样一个国家于短时间内就造出一款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航母,俨然是不现实的。
韩国的模型和PPT做得再漂亮也没用
我们常说印度在军工发展领域有着“好高骛远”的毛病,但现在看来,有着“宇宙第一大国”雄心的韩国,恐怕还要再加个“更”字。或许韩国人能把航母模型做得颇为漂亮,但若想让其成真,那恐怕还得再等至少十几年的时间。
关键词: